上傳時間:2025-5-7 14:43:54
當企業(yè)管理者進入倉庫時,常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:貨架堆得滿滿當當、叉車在巷道來回穿梭、員工忙忙碌碌……看似井井有條的場面背后,可能藏著效率黑洞和成本漏洞。
其實,只要學會“看”細節(jié),我們就可以快速判斷倉庫運營水平。
看地面
貨架間距:主通道寬度是否≥3米(滿足2輛叉車并行)?貨架間距是否≥1.2米(標準托盤間距)?
膠帶印和灰塵:長期未清理的地面殘留膠帶痕跡,暴露日常5S執(zhí)行不到位;
臨時堆放區(qū):通道旁、墻角處是否有“暫存貨物”?
看標識
區(qū)域標識:入庫暫存區(qū)、待質檢區(qū)、退貨處理區(qū)是否用顏色/文字明確區(qū)分?
貨位標簽:每個儲位是否有唯一編碼?標簽脫落率超過10%就要警惕。
安全警示:限高線、防撞條、滅火器位置標識是否清晰可見?地面堆碼高度是否在安全線以下(通常為1.8米)?
看動作
等待時間浪費:員工是否頻繁停下看手機、找車、等指令?
路徑行走浪費:揀貨員是否在重復繞路?理想狀態(tài)下揀貨路徑應是“U型”或“S形”;
人效指標:揀貨員每小時揀選是否≥60件(電商倉標準)?叉車司機每小時是否完成≥15次托盤搬運?
工具攜帶:掃碼槍、手套等是否隨手可得?反復取工具=效率流失。
看貨架
黃金層利用率:1.5-1.7米高的黃金儲位是否被滯銷品占據(jù)?
“孤品”數(shù)量:單個SKU散落在超過3個貨位,通常預示庫存盤點不準。
季節(jié)性產品:過季商品是否還占據(jù)主通道?這可能是采購計劃失誤的信號。
看設備
充電區(qū)管理:叉車是否亂停亂放?電池更換記錄是否完整?
托盤破損率:超過5%的托盤帶釘開裂,倉儲損耗率必然超標;
叉車輪胎磨損:輪胎痕跡,也能判斷倉庫是否存在違規(guī)超速現(xiàn)象。
看角落
退貨區(qū)堆積量:退貨是否超過24小時未處理?
待報廢品:是否有完整的審批流程標簽?
問題記錄本:交接班記錄是寫滿真實問題,還是只有“一切正常”?
看軟硬件
軟硬件使用:PDA掃描響應時間是否<0.5秒?WMS系統(tǒng)預警延遲是否<10分鐘?電子看板刷新率是否≥1次/分鐘?
系統(tǒng)離線率:如果員工還在用紙質單據(jù)補錄數(shù)據(jù),說明系統(tǒng)易用性不足。
本文章圖片來源自unsplash官網(w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