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939-255 試用申請
    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中心

    別再讓倉庫拖后腿!生產型企業的六步倉儲升級指南

    上傳時間:2025-4-23 18:49:51


    生產型企業四大倉庫運營痛點

    1)庫存賬實不符

    財務部門說有5000件庫存,倉庫實際盤點只剩4200件,賬物不符率是常態。

    2)作業無效能耗
    員工日均行走8公里找貨,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無效動線上,人力成本隱性增加18-25%。

    3)錯發停工風險

    單次物料錯發引發生產線停工→訂單延遲→客戶索賠的連鎖反應,影響企業正常運營。

    4)空間利用失能

    企業倉庫利用率不足60%,存在大量閑置空間,造成倉儲資源的嚴重浪費。

     

    生產企業破局的六步落地方案

    1)規范流程,標準作業

    ·入庫:

    ① 入庫預約 → ② 質檢貼標 → ③ 掃碼錄入系統 → ④ 分類上架(按ABC分類或先進先出原則)→ ⑤ 數據同步更新 → ⑥ 留存單據。

    ·出庫:

    ① 訂單核對 → ② 系統分配庫位 → ③ 掃碼揀貨+二次復核 → ④ 交接+數據反饋。

    2)智構倉儲,智能管理

    ·引入必要的WMS系統:實現掃碼出入庫、自動生成報表、庫存預警。

    ·多系統對接:庫存數據同步、減少生產部門與倉儲部門、采購部門與供應商之間的溝通成本。

    ·PDA移動終端:替代紙質單據,數據實時上傳,降低錯誤率。

    3)動態規劃,利用率最佳

    ·按物料屬性劃分區域(如原材料區、成品區、不良品隔離區)。

    ·高頻流動貨品靠近出入口,減少搬運距離。

    ·設置“臨時周轉區”,應對緊急出入庫需求。

    ·引入自動化立體倉庫提升空間利用率。

    4)多重校驗,嚴防錯漏

    ·雙人盲核:揀貨員與復核員獨立掃碼,系統比對兩次結果一致性;

    ·重量防錯:在打包區設置地磅,系統自動對比出庫單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,偏差過大自動鎖單。

    ·視頻追溯:關鍵節點全程錄像,責任可追溯。

    5)循環改善,定期計劃

    ·每日復盤:晨會通報前日差錯案例,全員分析根因。

    ·月度盤點:全盤+循環盤點結合,及時修正系統數據。

    ·年度優化:根據業務變化優化流程(如新增產品線需調整庫位)。

    6)培訓賦能,考核提效

    ·崗位矩陣:明確倉管員、叉車工的職責邊界。

    ·定期實操演練:模擬高峰期、異常場景,定期組織作業培訓。

    ·數據化考核:將庫存準確率、出入庫時效與員工績效掛鉤。

    本文章圖片來源自unsplash官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