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939-255 試用申請
    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中心

    第三方物流,用SOP優化倉儲操作流程!

    上傳時間:2025-9-3 10:16:19


    第三方物流作為制造、流通企業重要合作伙伴,其價值不僅“送對貨、送得快”基礎物流服務,更要以“供應鏈協同者”的角色,深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,助力客戶實現降本增效,增強風險抵御能力。

    本文以倉儲現場為重點,介紹如何通過標準化操作流程(SOP)設計,在關鍵環節加強“響應速度與透明化”,助力客戶服務體驗。

     

    入庫環節:高效準確,信息清晰

    • 貨物接收與核驗:倉管人員需依據采購訂單或送貨單,核對貨物的品名、規格、數量、外包裝完整性等信息。

    • 收貨操作:通過PDA掃描收貨,實時錄入WMS系統,對于有保質期的商品,需重點檢查生產日期與有效期,確保符合存儲要求。

    如:制造三方倉,物料收貨后不會立即進入貨架,而是放入“待檢區”(Hold Area),待品質檢驗(IQC)合格后再做后續處理等待品質檢驗(IQC)結果。

    • 差異處理:若發現貨物與單據不符或存在破損,應立即與送貨方溝通并記錄異常情況,經雙方確認后再決定是否接收,減少糾紛。

    • 貨物上架:按系統根據貨物的特性(如重量、體積、易腐性等)執行上架策略(如重不壓輕、大不壓小、先進先出),推薦庫位上架。

       

    日常管理:庫存清晰,實時可查

    • 日常巡檢與維護:制定每日、每周、每月的巡檢計劃,檢查貨物存儲狀態,如外包裝是否破損、是否出現霉變或銹蝕、堆垛是否穩固等。

    • 庫存盤點與差異處理:全面盤點和循環盤點方式結合,重點貨物定期盤點,將 WMS 系統記錄的庫存數據與實際貨物數量進行比對。若出現差異,需按照 SOP 規定的流程排查原因(如是否漏記、錯記、貨物丟失等),并及時調整系統數據,同時上報管理層備案。

    • 貨位調整與優化:根據貨物的周轉率和出庫頻率,定期對貨位進行調整。高周轉率的貨物應放置在靠近出庫口的易存取區域,低周轉率的貨物可安排在相對偏遠的位置。

       

    訂單處理:響應迅速,過程可追溯

    • 訂單分配:接到出庫訂單后,訂單崗進行審單,按優先級與類型分配波次;設置優先級訂單識別機制,對大客戶的加急訂單特殊標注,優先處理。

    比如:快消三方倉,WMS按配送路線、商品特性等規則聚合訂單,生成揀貨波次(通常每30-60分鐘一批)。

    • 揀選操作:揀貨人員根據系統生成的揀貨單進行揀選,揀貨過程中需核對貨物編碼與數量,確保與訂單一致。

    • 復核打包:逐件掃描復核,與訂單自動比對;打包數據實時回傳,生成包材與重量報表。

     

    結語:倉儲各環節的 SOP 并非一成不變,需結合實際運營情況持續優化。一方面,企業可定期對員工進行 SOP 培訓,幫助員工掌握各環節操作規范;另一方面,可借助物聯網技術(如 RFID、條形碼、智能貨架)提升操作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,有助于減少失誤。

    對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,倉儲SOP是結合流程、系統與人員管理的運營體系。將“響應速度與透明化”融入入庫、存儲、揀選、出庫及異常處理各個環節,有助于構建高效的供應鏈協作關系。

    本文章圖片來源自unsplash官網。